1、干化脱水技术
干化脱水技术根据加热方式和热能来源的不同,可分为对撞流干燥、红外辐射干燥、间壁干燥、过热蒸汽干燥、流化干燥等,是一种能够有效利用热能快速蒸发掉污泥中水分的处理工艺,目前主要采用的是流化床干化。
干化脱水技术的缺点在于对操作技术和管理技术有较高要求,运行费用高,资金投资大。优点在于稳定、安全、易控制、占地少,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不易爆难燃,不易产生沼气,污泥不易粘结、性状稳定,干化后污泥体积减小很多,含水率低于10%。适用于集中处理多个中小型污水处理厂污泥,还有那些土地紧张的大型污水处理厂。
2、Huber SRT工艺
Huber SRT工艺系统一方面利用太阳能,另一方面回收来自污水处理厂的热能。该系统的面积占用率低,经处理后的污泥可以获得相对稳定的含固率,干化污泥呈颗粒状。其主要特点是污泥通过吸收太阳光线的热能实现干化,而当太阳光线不足时,可以通过热力泵代替太阳光来提供污泥干化所需热能。
该热力泵通过回收污水处理厂的污水中的热量来获取加热空气,从而保证一年内的污泥干化效果维持在恒定水平,其处理结果可以达到90%含固率。该污泥处理系统可真正实现污泥无害化、减量化、稳定化和资源化,已通过国家建设部的专家论证,开创了我国利用新能源处理处置污泥的新纪元。
可广泛用于市政、化工、冶金、电力、煤炭等多种行业的污泥处理处置。整个过程无污染而且环保,可以做到把污泥水分从80%降到30%左右,使污泥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可处理每天500到2000吨不等量的污泥,蒸发1T水每小时耗电量仅为60-80kw。干化处理后可用于农业堆肥、制砖、燃煤。远程监控方便快捷,实现了资源可持续,处理了环境难题。
3、水热技术
污泥的水热处理技术其原理是污泥的微生物在加热的过程中出现微生物细胞破裂、絮体解散,这样一来就导致污泥中有机物出现水解的现象。有机物的水解降低了黏性物质的束缚,同时也降低了污泥的黏度,导致污泥颗粒更容易与水分子发生分离,从而有效地降低脱水污泥的含水率。
这种方法将高含水率的污泥(如含水率80-99.5%)直接降至含水率50%以下。污水处理厂的原污泥(含水率99.2%左右)或经浓缩的污泥(含水率95-98%),通过水热工艺深度脱水,可以避免污泥二次脱水,大为节省设备投资、运输费用和再处理成本。适用以下类型的污泥:a)经过初步脱水的污泥(含水率80-85%);b)经过浓缩处理的污泥(含水率95-97%);c)未经处理的原污泥(含水率98-99.5%)。
整个系统自动化程度高,PLC全程自动控制,流水线生产。比较其他高脱水率的方式,如干化、机械脱水,化学改性+特种压滤的常温脱水工艺,是处理成本更低的方式。